祁海

远航啊 别回头

张太岳本来就很复杂,从不同的史料不同人的角度所得到的张居正的形象是很多面,那段历史更是够研究者发一堆论文。想要拍好这部剧,对导演、编剧和演员的要求极高极高!!

如果为了塑造改革家伟光正的形象,而弱化权利争夺的黑色和阴狠,这是无趣的;
如果为了刻意丰富人物又加入贪墨传言、李太后的轶闻或者三十二抬轿子的野史,这是是庸俗的;
如果为了强化人物个性,而不理解明朝政治生态和官绅商农的利益结构,这是浅薄的;
如果为了突显主观能力,而忽视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规律,这是背弃唯物主义史观的。

讲张居正,你可能会讲他少年中举的神童风姿,讲他中年《论时政书》的热血与黯然,讲他病修三年里周游多地对百姓民情的恻然,讲他在嘉隆争斗中的逐步成熟,讲他身为首辅的威权和不得已,讲他对理想的奋不顾身,讲他的隐忍和野心,无情与悲悯,痛苦与坚定。

你可能也要讲,内抱不群外欲浑迹是他的老师,被他逐回新郑的是他昔日的好友,讲那威震东南的抗倭名将是他在鼎力支持,讲对他抄家除名的天子的绘本教材曾是他一页一页亲自编撰,讲土地兼并国库空虚的大明已走向末路。

皇帝宦官外臣的权力是如何分配的?土地和士绅的利益如何掺杂着无形的血泪?一条鞭法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?
关于他的一切,可说的太多太多。怎样取舍,怎样把握关键,很有意思。但对拍剧,不太乐观。

我对这部剧的名字也很困惑,“风禾尽起”比喻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。
谁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了?是江河日下,暮日耀光的大明顺应天心了吗?是劳瘁而死,人亡政息的张居正得到天助了吗?是经过万历新政的大明就禾苗重新竖起,从此国泰民安了吗?

如果让我找这部剧应该拥有的核心,我会赞同下面这段话:
朱东润先生在抗战时期写作《张居正大传》,开宗明义便讲道:“我想从历史陈迹里,看出是不是可以从国家衰亡的边境找到一条重新振作的路。我反复思考,终于想到明代的张居正,这是我写作《张居正大传》的动机。”

评论(45)

热度(1134)

  1. 共64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